
最近的腳傷可能因氣血不足而引起,所以老婆建議煮一些行氣活血的菜式,她突然靈機一觸,想到她親友坐月時吃的黃酒煮雞。因此,在沒有人坐月的情況下煮這道客家菜中的坐月食譜。
黃酒大多是家鄉自行釀製,味道更純、更甜,做菜一流!我買了 500 ml 的黃酒,只是$20左右,價錢尚算合理。而其他食材都是常用的,所以家中只要有一支黃酒就可以隨時煮出這道菜。
因不是為了坐月,不需要熬出雞中的精華,所以我先煎香,再以慢火將黃酒的味道滲入雞件中。如果想坐月用,煎香雞件後,用多一點黃酒或加入少許水,長時間熬出雞味,讓營養滲入黃酒中。
黃酒煮雞
材料
- 黃酒 半杯
- 雞 半隻 [切件]
- 麻油 少許
- 薑 3-4片 [連皮]
- 紅棗 4-5顆 [去核]
- 杞子 約10顆
步驟
- 用水浸紅棗及杞子。
- 將已切件雞洗淨,去除多餘的脂肪,抹乾備用。
- 用麻油起鍋,把雞件微微煎香,雞皮向下。當雞皮變得金黃,把雞件盛起。
- 倒出鍋內多餘的油份,避免菜式太油膩。
- 爆香薑片後,把雞放回鍋中,倒入黃酒。煮沸後,將紅棗及杞子隔水,放入鍋中。
- 轉小火,以較低火力慢慢把雞件煮透,保持肉質嫩滑。
- 當黃酒煮至乾身,加少許鹽調味,完成。
- 如要吃得健康,把表面的油份隔走才上碟。